编者按:读科学,爱科学。科普阅读是青少年走进科学殿堂、提升科学素养的必要途径。《知识就是力量》“科学素养实践课程体系”自年春季被学校、社区、图书馆、公益机构引进使用以来,师生们运用教学课件及科普阅读材料开展课堂学习,拓展了科学视野,提升了对科学的兴趣。学生们有的用文字抒发心得体会,有的用画笔勾画出美好的未来,一笔一画中,有着对科学的深深向往,形成了校园教育课程成果,我们也由此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科学少年的成长。 在福建省爱心机构支持下,漳州市平和县岐山小学于年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都开展了“科学素养实践课”课程体系,学校也成为《知识就是力量》科普阅读实践教育基地。就此,我们采访了使用过该课程体系的学校领导以及授课的老师代表,谈谈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对该课程体系的心得。 “目前,这套课程我校先安排在高年级普及,一般是在学校的社团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上,以点带面逐步展开。”漳州市平和县岐山小学校长何微寅表示,通过科普兴趣活动的开展,激发学生科学兴趣,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,并以此辐射到全校,营造爱科学、学科学的氛围。 何校长提到,结合学校实际,以现代化教育为契机,全面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。进一步提高抓好科学教育的意识,并以此为载体,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、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、培养学生独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与能力,使学生逐步具有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学会观察世界、了解世界的方法。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之一,打造学校的特色及教学亮点。这套课程很好,学校会有计划切实开展好该课程教学。 何微寅校长正在给学生们上课 近一年来,该校六年级语文老师林毅铭带领着学生们上这套课程。她表示,学生们对本系列课程主题十分感兴趣,对课程充满期待,比如“天问一号的探火之旅”,在学习本课程时,学生在轮流朗读中积极参与,在观看视频时积极讨论发射的最优解路线,并且在交流分享环节中踊跃发言,在课后都积极进行了手抄报、读后感等自主创作。 “在上课过程中,学生能大致接受一些主要的知识点,这些知识开拓了学生的眼界,让他们更多地了解课本外的知识。”林老师举例道,“比如学习了‘浑身是宝的海绵动物’后,学生了解了海绵的医药科研等作用,并且在之后的语文习作中进行了应用,丰富了学生们的习作素材。这套课程,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,我们老师也在备课,教学,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了不少领域的知识,真的受益匪浅。” 林毅铭老师给学生们上知力“科学素养实践课” 《知识就是力量》“科学素养实践课”课程体系的轻运营,易上手,使之能真正服务于爱心公益机构,易于向乡村学校开展文化助学项目,提升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,方便老师开展课堂教学,引导学生从科普阅读输入到科普写作输出,形成教学成果,使文化助学能落到实处,科学之火炬能在青少年心中点燃。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st/pgst/8275.html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