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/6/27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
市里的参公编制更好一些。原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:

1.平台决定高度。这是毋庸置疑的。虽然有句话叫宁选行政不选参公,宁选参公不选事业,但是那是在同一个维度说的,同在市直单位里或县区直单位里选,那肯定是这样。实际当中,市辖区公务员虽然编制是行政编制,但毕竟区直单位也才是个正科级,有多少人望眼欲穿想提拔,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实现;而市里的参公编制尽管是个事业编制,但是架子大啊,而且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,实际待遇各方面与市直单位公务员一模一样。

2.工资相差太多。就财政来说,通常情况下,绝对是市财政能力要强于区财政能力。以我所在的地市和县区为例,我们下属的参公单位一级科员,每年除了基本工资之外,车补、物业、通讯,以及其他绩效奖励一样不落,单绩效奖励这部分工资,科员每年大概在元以上。我们单位一把手在调入我们单位之前是县区(委)副书记,在为他办理工资关系时,经过对接才发现,县区的绩效奖励只批不发,因为没钱。不但是一个县区,我们13个县区和4个功能区,绝大部分县区都是这样。为了一个公务员编制,何苦跟金钱过不去呢?

3.晋升通道不同。县区直单位因为规格只有正科级,这就决定了,正科甚至副科就是单位的天花板,尽管职级并行可以让人晋升到四级或者三级主任科员,解决部分人的工资待遇,但是僧多粥少,论资排辈啥时候能轮到你呢?我们同批回来的转业战友,被安置到区直单位行政编,可惜单位是三个行政单位组建的,5年过去了连个四级主任科员到现在都无法解决,在他前面还排着一大帮人。市直参公单位就没有这个困扰,平台高、职数多,无论走职级还是职务都没有问题,退休前解决四级调研员都不是难事。

因此,要作出最优选择的话,就选市里的参公编制,何况参公单位与行政单位之间是可以相互转任的,不受年龄限制,只需要互相之间有空缺的编制、职务或者职级职数,单位之间同意就行。怎么看,两者相比,市辖区公务员都不占优势的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5478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